close


藝術家周靈芝的創作以錄影和裝置為主。自2004年和2005年先後赴澳洲及印度後,關注焦點為文化及社會層面;目前從事藝術進駐社區工作,特別是鄉村地區,並與社區合作,創作作品。2007年分別在嘉義東後寮社區和澳洲西部農業小鎮Kellerberrin的IASKA畫廊駐村,關切擴及社區培力與生態議題。

 

2003年,當時SARS大流行,和平醫院裡的醫生護士病人被封鎖,台灣瀰漫著惶恐不安的氣息,人心惶惶連帶著大家的心情也沉悶了起來。當時周靈芝住在公寓,從小窗戶看出去是對面的大樓,對面人家的小孩笑聲如銀鈴般觸動內心,周靈芝好奇對面大樓但始終看不到裡面,於是她把這樣的記憶創作成一幅畫。

 

周靈芝有一段時間為了增加創作廣度,時常飛往位於南半球的澳洲,有一天,她發現往上看的社區天空,天際線的形狀相似於十字型的角度,這讓她感覺到有如人生奔波的象徵。在外國居住的這段期間,周靈芝深入外國家庭,並因此激發她創作不一樣的作品,周靈芝請各個不同母語的人唱搖籃曲並拍下那些溫柔的瞬間。她並稱讚雪梨的古老建築漂亮又完善,典雅又具文化素養。相較於雪梨,也曾經是大英殖民地的古老印度貧民多,坑坑疤疤的街路和成群為了餬口、拉生意的計程車司機則與台灣乾淨的公共設施形成強烈對比。

 

為了稀釋在印度感受到的吵雜和擁擠不堪的焦躁感,周靈芝前往位於花蓮的阿美族生活工作室,進行為期兩星期的工作。她在石梯坪拍攝許多自然畫面,仿效東海岸的路邊指示牌,用紅色魚線纏繞成一隻隻小蜘蛛,取名為蜘蛛小徑。周靈芝也開始籌備駐村工作室,並對外開放,除了將創作重心環繞在小朋友,並協助農村社區自主營造以及歷史訪查。這些年,周靈芝規劃了活化村,並號召義工自發性地清掃街道和回收分類,換回金錢來回饋農村,不僅讓農村恢復過往的自然美麗,也藉由讓阿公阿媽參與活動,豐富他們老年的空閒時光。

 

周靈芝對於嘉義農村蚵環境汙染現象感到相當痛心,她曾參與2008年的蚵貝藝術論壇並前往英國訪問,進而和外國藝術家攜手合作,協助當地居民提升對土地、蚵子寮的產業經濟狀態和女性地位的概念。最後,從藝術家的角度來探討生態經濟,引導大家思考如何讓經濟程度高的台北與自然生態並存。

 

資料來源與出處:http://web2.yzu.edu.tw/e_news/651/3_local04111.html
       http://www.artistvillage.org/tav/VillageArtists/Detail/73ee34c4-60bc-45c1-9834-82de3d169a3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oafound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